新华社萨格勒布12月5日电 通讯:“中国提供了最优方案”——“一带一路”项目在欧洲落地生根稳步推进
新华社记者
严格的质量标准、精心的环保设计、可持续经营模式……新华社记者近期走访欧洲多国“一带一路”项目,亲身感受到项目建设正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克罗地亚南部,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水域同时也是海豚的“游乐场”。2018年大桥开始施工至今,海豚并没有受到打扰,它们在水中跳跃嬉戏的视频不时出现在社交网络上。
承建佩列沙茨跨海大桥项目的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为了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施工方在打桩阶段使用先进的气泡幕降噪技术,并按当地环保要求把钻孔产生的泥沙悉数抽走;施工船舶配备污水箱,陆上办公和住宿区实行严格垃圾分类,有效杜绝向海中排污。
不仅环保领域精益求精,项目方在项目设计、部件制造和施工各环节都达到甚至超过欧盟标准。克罗地亚总理、交通部长等都对中国建设者的工作表示满意。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去年8月通车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奥布雷诺瓦茨-利格段施工中曾出现过透水等问题,承建方中国山东高速集团反复勘察,通过更换路基材料、铺设土工布等方式,高效、经济地解决了问题。塞尔维亚副总理米哈伊洛维奇感慨道:“我们为这段高速每一米高质量完成感到自豪。”
在波黑,装机容量300兆瓦的斯坦纳里火电厂2016年投入运营。电厂厂长米利奇说,由于采用了中国研发的循环硫化床技术,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很低,优于欧盟标准。中方技术负责人胡阳介绍,循环硫化床是中方针对当地煤质特点开发的技术,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上,斯坦纳里电厂的水平“绝对领先”。
在匈牙利西南部,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眼下正处在建设关键期。据承建方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机公司介绍,光伏电站并网运行后,预计每年发电1.3亿度,节约标准煤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万吨,将为匈牙利带来更多清洁能源。
在黑山,中企承建的南北高速公路项目享受了来自中方优惠的贷款利率和宽松的还款时间。黑山方面表示,贷款方看重项目未来收益,“提供了最优方案”。
“一带一路”建设者正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为项目所在国带来发展机遇,为当地民众带来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少年儿童、亲切关心少年儿童 [详情]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日签署中央军委2021年1号命令 [详情]
越是挑战复杂严峻,越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越要坚持按规律办事 [详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 [详情]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详情]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详情]
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即将开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详情]
“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 [详情]